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 正文

在印度,搞一次人口普查到底有多难?

2023-05-03 12:22:09 来源:地史馆

近日,联合国宣称印度人口可能在刚刚过去的4月14日达到了14.25775850亿人,如果这一数字属实,则意味着印度人口正式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不难发现,该报道充满了“可能”、“如果”等推测口吻。为何联合国的发言如此缺乏底气呢?


(相关资料图)

因为印度的具体人口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根据联合国人口事务专员莎拉·赫托格的解释,上述数字只是联合国粗略的估计,不过考虑到印度人口快速的增长速度,以及中国不容乐观的出生率,印度人口超越中国显然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那么,印度到底有多少人呢?

如果拿着这个问题去询问印度相关官员,那么他恐怕会表情为难的顾左右而言他,毕竟距离印度上一次人口普查已经过了足足十二年之久了。毫不客气的说,在印度搞一次人口普查,绝对是“难于上青天”。

(一)印度早期的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这东西起源于1790年,当时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蓬勃兴起,一些资本主义强国逐渐意识到了人口的重要性,于是先后进行了人口普查。我们对人口普查并不陌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了七次人口普查,上一次是2020年,“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的口号现在应该还有很多人留有印象。

印度上一次进行人口普查是2011年,至今已有12年之久,由于手上只有这份“老古董”数据,所以印度政府很难说清本国的人口状况。

印度人口普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5年,当时印度正处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官员认为了解人口数据对于更好的统治印度是有益处的,于是对部分地区展开了人口普查。在1881年,英属印度政府第一次开展了覆盖整个印度的人口普查,此后每十年一次,延续至今。

1947年,印度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走向独立,于1948年颁布《人口普查法》(CensusAct,1948)。1950年,印度结束过渡时期,成立共和国。共和国成立后,印度政府随即开始着手独立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

客观的来讲,印度早期的人口普查工作完成的很不错,这和印度早期人口普查工作具备的有利条件有关。当时的印度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人口流动性小,基本只有一小部分贫农会四处打工,地方一线官员(尤其是税收官员)对自己所管辖的区域非常熟悉。

另外,英属印度政府此前已经开展过足足七十年之久的人口普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且运行良好的普查机制,这套机制被印度政府原原本本的继承了下来,配合上对辖区非常熟悉的一线官员形成了1+1>2的效果。各级官员直接深入各家各户登记造册,从而保证了普查的准确性。

以1981年的人口普查为例具体说明,在普查开始的前一年,也就是1980年,印度政府就会提前进行准备,根据各个邦的气候和位置进行分批的户口普查。

等到1981年2月,印度政府正式开始普查工作,这期间政府会雇佣一支总数达到125万的统计大军,根据前期准备好的资料进行挨家走访。调查人员需要做的不只是核实人数,还要询问各种问题,最终形成一份详细的报告。3月,统计工作结束,开始校对,在几周内这份报告就会完成。

1981年的人口普查与以往不同,这次大规模的使用了电子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当时印度政府遇到的一个困难是各类调查表格、卡片、日期表等相关材料的印刷,这些资料预估需要使用1000吨纸,印度政府不得不动用了九个国营工厂以及十几个私人小工厂。

在政府层面,人口普查由家庭事务部负责,下设印度人口普查委员会,只有参与过人口普查并且有十八年以上任职经历的官员才有资格担任委员会主任。在委员会之下,印度各邦会指定一名官员作为邦人口普查委员会主任。在邦之下,各个村子和小镇会被划分成若干的统计区,每个统计区大概有600-700人,一个统计区需要指定一个统计员,这个统计员往往由当地的教师兼任。每五个统计员为一组,每一组派遣一个监督员。

这就是印度早期人口普查进行的方式,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作,但由于印度政府的重视,这个工作完成的相当不错,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当然,对于现在的印度而言,人口普查工作越来越困难了。

(二)现在的人口普查

如今印度的普查方式并没有颠覆性的变革,大致上还是原本的老样子,但新时代的统计员面临着比前辈们更加艰巨的挑战。

首先,调查员们遇到的问题是语言问题。印度由28个邦组成,各个邦之间往往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全国大大小小足足有上千种语言,其中国家官方语言有22种。但即使是所谓的“国家官方语言”,也往往只能在一个邦或者几个邦使用,其中印地语可以在北方等多个邦使用,只有英语可以全国通行,但掌握英语的往往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少数人。

所以,印度人口普查时需要准备的纸质材料必须使用十六种不同的语言印制,这也是为什么相关的纸质资料打印后会有1000吨之重。

其次是种姓制度,虽然种姓制度的影响在印度大城市已经有所淡化,但在很多农村地区,种姓制度还有相当的影响。种姓制度中最低等的达利特阶层(贱民、不可接触者)需要在村子之外单独居住,就连水井都不能和村民同用一口。其他村民也不会接触达利特人,因为会被“污染”。人口普查员基本都是当地人,往往是基层公务员或当地教师,对于这些人来说,接触达利特人成了不可避免的任务。

在农村地区,这些普查员需要克服的阻力是非常巨大的。譬如在得知他们接触过达利特人后,其他村民往往会对他们产生芥蒂。

这是种姓制度在微观层面上带来的问题,在宏观上种姓制度同样为印度普查工作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人口普查并不是简单的去统计人数,更要尽可能详细的了解人口状况,包括被统计者的职业、收入等等。 因此,在进行普查时,要不要查种姓就成了一个争议问题。

印度法律已经明文废除了种姓制度,但由于种姓制度的巨大影响力,印度政府还是对一些低种姓人(印度称“表列种姓”)实行了一些优惠政策。 因此,如果不统计种姓人数,那就无法落实这些优惠政策。 而如果统计种姓,则会引起那些反对种姓制度的人的抗议。 最终,印度政府只能拿出一个折中之计来——只统计被调查人是否属于“表列种姓”。

另外,和印度早期的情况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度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加强了,其中流动性最强的地区就是各个规模不一的贫民窟。这是普查人员需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贫民窟既不是有明确范围的小区也不是村庄,它不断变化,而且建筑不一(窝棚、公寓、居民楼等等),每一天都有可能搭建起新的窝棚。普查员只能拿着最新的卫星地图仔细研究,甚至需要动用实时卫星与无人机来协助工作,这才能避免出错。

贫民窟的统计虽然困难,但毕竟没有性命之虞,某些特殊地区的普查员就没那么幸运了,譬如印度中东部的恰蒂斯加尔邦、奥里萨邦等地的偏远地带的“红色走廊”地区,这里活跃着反政府的纳萨尔武装分子,当地政府公务员时常遭遇袭击。在这里工作的普查员可以算得上是命苦过黄连,他们不仅要在绵延的山脉中走访部落,还要和反政府势力“打游击”,简直是“刀头舔血”。

另外一个问题是调研的多样性,随着印度普查工作的发展,需要普查员们的调查的内容越来越多,目前已经至少有足足29大类内容需要调查,其中甚至包括家中有无厕所(统计厕所运动的成果)等奇葩问题。

还有一些问题则是某次普查会具体需要面对的,譬如最近一次的的人口普查,也就是2010年进行的这次人口普查中最大的难点无疑是上千万“流民”的统计工作。

什么是“流民”呢?

由于印度至今没有自己的公民身份证,因此国内居民可以随意的迁徙。那要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印度公民呢?答案是政府注册机构提供的原始资料或者选民证、驾驶证、银行账户等资料。假定某人因某些原因丢失了以上所有资料,那么他就无法被证明是一个印度公民了,也就是所谓的“流民”。

印度“流民”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原本在农村有自己土地的农民,后来失去土地进城务工,或许压根没有注册过资料,或许丢掉了自己的资料无法补办。另外一类是来自国外的移民,这些人与当地人生养的子女同样没有身份证明,这两类人的总数已经达到了数千万之多。

以上这些重重的困难从来没有被真正的克服过,因此每次印度普查的结果都包含了很大的估算成分。

印度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号称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普查”,250万名普查员带着足足60万个村庄的卫星地图奔赴全国的各个角落,这次人口普查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次印度政府首次采集了国内每名居民的指纹和相片。

调查内容包括宗教、出生地、永久和临时居住地、在某地居住时间长短、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父母亲姓名、与家庭家长的关系、识字及受教育情况、住宅与相关设施、城市化、语言、迁徙、残疾、是否拥有银行账户和手机等等。 整个普查工作耗资近17亿美元。

(三)关于2021年普查

印度政府原本应该在2021年组织一次人口普查,但至今这项计划还在被推迟。印度政府给出的理由是——新冠疫情。显然这个理由现在来看不太令人感到信服。

根据印度政府1990年颁布的《人口普查条例》(CensusRules,1990)规定,各邦、地方政府必须向印度注册总署提供边界冻结后的人口详细信息,但是行政边界冻结日期距离最近一次人口普查不得超过1年。

2023年1月6日,印度注册总署办公室宣布将各邦冻结地方行政边界的日期从2022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3年6月30日。

那么,根据《条例》,印度最新一次人口普查最早只能在2023年7月后才能进行。但2023年印度将进行九邦选举,2024年则要进行下一届大选。

要知道,印度普查的主力并不是政府公务员,而是印度全国上下33万公立学校的教师(因为印度法律中规定教师需要在选举和人口普查时给予协助)。这些教师不仅得参加九邦选举和2024大选,还要在长达三五个月的时间里长期奔波的进行人口普查,毫无疑问,如果印度政府真的要在2023下半年或2024上半年进行人口普查的话,如何处理教师系统的“怨气”也会成为一大难题。

作者:未定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 地史馆 ]

地理历史不分家

用地理解释历史,用历史记录地理

关键词:

资讯
业界
企业
骑闻
产品
在印度,搞一次人口普查到底有多难?
在印度,搞一次人口普查到底有多难?,种姓,达利特,普查员,印度政府,人口普查,自然增长率
2023-05-03
焦点精选!利物浦vs富勒姆比分预测:本场英超联赛红军能否更进一步
北京时间5月4日凌晨3:00,英超联赛将迎来一场补赛,利物浦坐镇主场迎战富勒姆。利物浦近期重新找回了状态,
2023-05-03
今日全国铁路迎来返程高峰
5月3日,全国铁路迎来返程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935万人次,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993列。
2023-05-03
世界速看:美媒:美限制对华投资只会适得其反
美媒:美限制对华投资只会适得其反,联邦,美媒,交战国,美国政府,合资企业,对华投资
2023-05-03
孩子将来能不能长高?这个部位是关键!
近日,“15岁男孩最终身高1米53”的话题引发人们关注。身高的话题一直是青春期孩子和家长们关注的重点。微
2023-05-03
奥迪a3女士版2022款_奥迪a3敞篷
1、2021款奥迪A3会在2020年11月份正式上市。2、奥迪a3于大众MQB平台构建,新款奥迪a3采用了奥迪家族最新的
2023-05-03
  中新网海口1月23日电(符宇群)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3日在海口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毅在作报告
2022-01-24
  中新网太原1月23日电 (高雨晴 冉涌 张鹏宇)记者23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该公司冬奥保电应急发电队伍已到达河北张家口赛区,
2022-01-24
  中新网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李江宁)据青海省地震局23日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1月23日10时21分,在青海海西州德
2022-01-24
  中新网贵阳1月23日电 (周燕玲)对外开放,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正在召开的两会热点词汇,如何拓展海内外“朋友圈”助力贵州经济
2022-01-24
温馨生活好young 厦门推广文旅产品火爆全网
  中新网厦门1月23日电 (记者 杨伏山)“冬日暖阳厦门好young”福建省内宣传推广线下活动22日精彩收官。主办方称,本次活动火爆全网及福
2022-01-24
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新春见闻)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中新网银川1月23日电 题: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2022-01-24
沧州:8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确定 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沧州市确定8个项目为2021年全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这8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分别为:
2022-03-19
  中新网海口1月23日电(王子谦 符宇群)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凤超23日说,2021年海南法院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强司法保障,全年有效管
2022-01-24
  新华社武汉1月23日电(记者王贤)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从广州、深圳等地返回湖北的旅客较多。为此,23日,武汉站、汉口站、襄阳东站、十堰
2022-01-24
  1月22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为珠海报告。23日,珠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珠海市政府副秘
2022-01-24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7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23日11时58分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 7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8 40度,东经97 35度。
2022-01-24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已于近期完成交付。与传统的鲜切花不同,这些花束全部采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
2022-01-24
澳华内镜: 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千骥创投)-天天短讯
证券代码:688212      证券简称:澳华内镜           公告编号:2022-062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
2022-12-07
恩捷股份12月6日获深股通净卖出3.72亿
(原标题:恩捷股份12月6日获深股通净卖出3 72亿)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12月6日,恩捷股份(002812)现身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位
2022-12-06
  中新网宿迁1月23日电 (刘林 张华东)核酸检测是当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方法。23日,记者从宿迁市宿豫区警方获悉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从明天(24日)起,天津2022年度第一期积分落户申报工作正式开始,这是新修订的《天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天津
2022-01-24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23日从中国海关总署获悉,2021年,中国海关组织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在寄递、旅客携带物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天津疫情第341—360例阳性感染者基本信息公布。  目前,这20例阳性感染者已转运至市定点医院做进一
2022-01-24
  中新网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孙睿)据青海省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1月23日10点21分(北京时间)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北纬38 44度,东经
2022-01-24
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新春见闻)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1月23日,“赏年画过大年”新年画作品联展江西南昌站活动在江西省文化馆
2022-01-24
  中新网成都1月23日电 (祝欢)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3日在成都举行,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郭彦与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检
2022-01-24
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新春见闻)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中新网广州1月23日电 (郭军 黄伟伟)“车长,车长,4号车厢有位旅客腹涨难忍,身体不舒服”…
2022-01-24
女子背负命案潜逃24年 因涉疫人员核查落网
  中新网湖州1月23日电(施紫楠 徐盛煜 赵学良)1998年7月,犯罪嫌疑人杜某因家庭琐事,用菜刀将自己的弟媳砍伤致死。案发后,她从老家河
2022-01-24
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新春见闻)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中新社广州1月23日电 题: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作者 孙秋霞 
2022-01-24
03-19 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 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目不暇接
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 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目不暇接
今天,天下洞庭岳阳市君山区第九届良心堡油菜花节暨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菊红、粉红、水红、桃红、紫色、白色等七色组成的4万亩花海在 [详细]
03-19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3月16日,我市举行全市文旅项目和城市大提质大融城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市委书记吴巨培宣布项目开工。郴州嘉合欢乐世界、仙福路工地清风徐来 [详细]
03-19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近年来,泗县以争创安徽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擦亮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城市品牌,全县文化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详细]
03-19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旅游淡季中的京郊民宿有望成为市场中最先复苏的板块。3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正值旅游淡季,且受疫情变化的影响,不过各家民 [详细]
01-24 西安浐灞回应“社区领导怒怼咨询群众”: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安浐灞回应“社区领导怒怼咨询群众”: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安浐灞回应“一社区领导在市民咨询离市政策时发生争执”事件 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部网讯(记者 刘望)日前,网络上流传一条视频 [详细]
01-24 陕西:截至23日12时 西安56.5万大中专学生已离校返家
陕西:截至23日12时 西安56.5万大中专学生已离校返家
1月23日,陕西省举行第45场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发布会上陕西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通报,陕西全省疫情有效控制后,大中专学校能不能放假 [详细]
01-24 河北魏县发布北京一阳性人员在魏县的主要轨迹
河北魏县发布北京一阳性人员在魏县的主要轨迹
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紧急寻找丰台区新冠肺炎阳性检测者同时间同空间人员的公告  2022年01月22日,接到邯郸市疾控中心转北京市疾 [详细]